为强化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切实提升学位论文质量,我院于3月7日组织2025届68名硕士研究生(含18名学术型研究生、50名专业型研究生)开展学位论文预答辩工作。通过"专家评审+学术指导+答辩演练"三位一体模式,从严从实保障论文质量,为研究生顺利进入毕业环节奠定基础。

校内外专家联合评审 聚焦学术关键维度
学院邀请校内外学科专家组成评审组,以"高标准、严要求"为原则,围绕论文选题创新性、研究方法科学性、数据分析严谨性及学术规范性等核心维度展开多对一指导。在答辩中,专家针对理论模型构建、实验数据验证、研究成果应用等环节提出系统性优化建议,尤其强调文献综述的学术脉络梳理与工程实践价值的结合。

标准化流程精准指导 提升学术表达能力
预答辩采用"陈述-质询-建议"三段式流程,研究生通过15分钟PPT展示研究成果后,专家从理论框架完整性、实证分析逻辑性、结论可靠性等角度进行逐一点评。针对共性问题,评审组提出"三步优化法":通过思维导图重构文献脉络、运用对比分析凸显创新点、采用交叉验证增强数据说服力。参评研究生表示,专家提出的结构化修改建议对完善论文逻辑、提升学术写作能力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此次预答辩通过严格的学术训练与质量把关,既检验了研究生阶段性成果,也为提升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力支撑。未来,我院将持续完善"过程严管、成果精育"的培养体系,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本领的高层次人才。(初审/王荣荣 复审/李凯 终审/徐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