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院长信箱
  • |
  • 书记信箱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正文 正文

学院简介

奋进中的机械工程学院欢迎您

来源:      阅读量:     发布时间:2025-07-01 09:28

机械工程学院源于1986年岳阳大学设立的机电工程系,是湖南理工学院最早创建的院系之一。学院现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和“机器人工程”四个本科专业,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湖南省“十三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机械电子工程”是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机械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机械工程学科是湖南省重点建设学科。机械工程学院党委获评2022年度湖南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近四十年来,全院师生团结求新,学院办学规模稳步扩大、办学条件日益完善、办学水平快速提升。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奋发有为,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各项工作得到了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与好评。

学院现有教职工61人,其中教授13人,博士35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45人。专任教师中博士占比70%,有长江学者1人、中国3D打印研究与应用领军人才1人、德国国家计量研究院(PTB)客座科学家1人、湖南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人选2人、湖南省“荷尖人才”2人、湖湘青年英才3人、湖南省“芙蓉教学名师”1人、湖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10人、湖南省青年教师教学能手2人、岳阳市教学名师1人、享受岳阳市政府津贴专家1人、岳阳市巴陵青年英才4人。

学院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为国防现代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地方装备制造业服务。现有教学科研用房约5000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800余万元,建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科研平台5个:中国机械工业“激光磨削复合智能制造与服役性能优化”重点实验室、湖南省“电磁装备设计及制造”重点实验室、湖南省“复杂结构拓扑创新设计与制造”工程研究中心、湖南省“工业燃烧器及燃烧智能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电磁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拥有省级教学平台10个:湖南省“电磁装备制造技术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湖南省“湖南理工学院-湖南优智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机械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基地”、湖南省“机电工程及控制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湖南省“湖南理工学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长江动力机械厂机械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基地”、湖南省“机电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湖南省“湖南理工学院-国营长江动力机械厂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湖南省“高校电磁装备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湖南省“机械设计制造及控制实践教学示范中心”、湖南省高校“现代制造技术优秀实习基地”、湖南省“湖南理工学院-泰格林纸集团优秀实习基地”。

学院扎实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协同育人,教育和科研能力不断提升。学院教师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湖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承担各级教研教改项目30余项;发表教研论文60多篇;出版教材17部,自编实验讲义40多种;获批省级精品课程3门(《机电传动控制》、《工程力学》及《电工原理》)、省级一流课程和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门(《材料力学》、《液压与气压传动》、《电工与电子技术》);力学教学团队为湖南省普通高校优秀教学团队。学院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50余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30余项;发表专业学术论文近400篇,其中SCI、EI、ISTP收录近300篇。学院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其中中国航空工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三等奖3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发明专利60余项、科研成果转让12项、出版学术专著4部。

学院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学生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获批专利30余项,主持国家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10余项、主持省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35项、主持校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110余项。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成绩突出,近五年来,获省级以上各类奖励450余项,其中国家级竞赛获奖130余项。

学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学术团体等单位开展了广泛的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举办大型学术、交流活动达20余场次;成功与美国、英国、德国、比利时等国外高校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出国访学及留学人员20余人;学院与多家国内、外企业建立了联合实验室或研发中心。

学院注重师生家国情怀的培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和文体活动、将红色教育资源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将先进制造技术与党史学习紧密结合,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更好地涵育青年学生“机德兼备”“智造强国”的价值观与使命感。学院组建了“红色文物3D复刻”“东洞庭湖区传统农耕器具传承与保护”等志愿服务团队,开展的“洞庭湖畔红色·乡愁”实践成果展社会反响热烈。学院团总支获评湖南省“五四红旗团总支”,氢能技术团队获评湖南“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劳动立方”工作室获批湖南省高校首批辅导员综合发展工作室立项建设;教师多次获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湖南省高校“最美辅导员”、湖南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湖南省高校“党务工作示范岗”、湖南省高校“青年教工党员示范岗”、湖南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省级以上荣誉奖励;学生多次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湖南省高校“最美大学生”、湖南省高校“优秀大学生党员”等荣誉称号;大学生社团“爱心社”,坚持“一带三促”(党建带团建,促建设、促服务、促发展)理念,以“立足校园、奉献自我、服务社会”为宗旨,积极开展公益性志愿活动和创新创业服务,先后获得全国“十佳孝行团队”、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湖南省“五四红旗团支部(总支)”、湖南省“百优十佳社团”、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湖南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等省级以上表彰奖励21项。学生工作事迹被《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常年稳居全省前列,其中有30%以上的毕业生考上硕士研究生。

展望未来,机械工程学院将一如既往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三全育人”改革,坚持“三个为本”(学生为本、教师为本、发展为本)办学理念,倡导求实创新精神,贯彻新时代新发展理念。学院也将继续紧扣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的国内高水平大学”奋斗目标,围绕完成改办为湖南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资格两大发展任务,持续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与时俱进,乘势而上,积极承担起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责任,主动开展和参与重大科学技术攻关,为科技进步和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更新时间:2025年7月)